7月8日,经济学院“宣传新思想,助力新通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团走进重庆市江津区珞璜镇同福村,与村干部、农技员及农户代表开展理论宣讲“坝坝会”,让党的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习近平经济思想在乡村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助力八堡乡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从传统制茶工艺的传承到电商直播的创新,从“土专家”的技艺传授到“新农人”的数字化探索,实践团深入挖掘茶产业在城乡融合中的发展新路径,助力产业振兴。
从“大集体老茶厂”到“直播新茶园”:茶产业的三代变迁
实践团成员深入同福村茶叶种植园,与当地村民进行访谈交流,并对其特色茶叶的发展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访谈过程中,徐婷同学针对电商时代的机遇,询问村里是否尝试过直播电商。村干部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连连点头:“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为我们村里面的茶叶销售带来很大帮助,但人才短缺仍是难题。”听到这里,熊洪毅同学眼前一亮,她激动地说:“我们实践团同学中,就有专门做电商的学生社团成员,可以和村里合作,为茶园注入新活力!”她提出,通过记录茶叶生产全过程、直播带货、开设线上茶艺课堂等方式,为茶园注入新活力,让古老茶香在新时代飘得更远。

(图为实践团与当地农户进行交流访谈)
“土专家”传技 “新农人”拓路:人才引擎驱动产业振兴
当地的农民以一片茶叶为引,向实践团成员们生动展示了传统制茶工艺的精妙。“采茶得掐一芽一叶的芽尖,手法轻、速度快,拇指食指一提即断,稍有偏差,茶叶品质就受影响。”他们凭借多年扎根土地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向实践团成员传授着采茶、炒茶的门道。这些代代相传的技艺,是茶产业发展的根基,也是宝贵的文化财富。村干部廖茂佳,则是返乡“新农人”的典型代表。她曾就读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化身推动茶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她看来,乡村发展需要全方位的努力,“我们积极顺应习近平经济思想中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新业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廖茂佳用知识和创新思维,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探索出一条产业升级的新路径。

(图为实践团成员认识比较不同的茶树)
理念启航,思想赋能:同福村在乡村振兴征程中绽放新彩。一天的走访、实践,美丽如画的广袤田野,四通八达的乡村道路,生机盎然的特色产业,同学们都感叹于全面乡村振兴所取得的巨大变化。为了推动党的新思想新理论在农村大地广泛传播,经济学院习近平经济思想学生宣讲团的老师和同学们,围绕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政策、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内容,开起了“坝坝会”。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一定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是金句,更是发展密码。 “这个宣讲方式太好了,生动又清楚,我一下子就听懂了。只要跟着党的政策撸起袖子好好干,我们的日子一定会更红火!”村民周大爷乐呵呵地说道。村干部眼中满是憧憬的说道:“总书记擘画的美丽乡村蓝图,正是我们奋斗的方向。从人居环境整治到基础设施升级,从产业兴旺到乡风文明,我们要让同福村既有‘颜值’更具‘内涵’,在乡村振兴赛道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答卷。”

(图为实践团师生与村支书、农技员及农户代表开展“坝坝会”)
此次实践团与村民在“坝坝会”上围绕茶产业深入探讨,不仅深刻体会到习近平经济思想中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协调要素的内涵,也见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乡村的生动实践。后续,实践团也将结合调研成果为当地提出优化种植技术、拓展电商销售渠道的具体方案,助力打通产销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