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增强基层群众法律意识,7月15日至18日,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棠香法韵”服务队联合多方力量,在荣昌地区开展“三下乡”普法宣传系列活动,通过多样化形式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以实际行动助力基层法治建设。
山河铭史,炬火传薪
7月15日下午,团队转场荣昌烈士陵园与夏布小镇开展“红色+地方人文”研学活动。在荣昌烈士陵园,队员们瞻仰了镌刻在石碑上烈士们的事迹,感悟烈士舍身求义的革命精神。随后,团队走进夏布小镇,观千年出土文物,赏国家级非遗荣昌夏布精湛工艺,知地名“繁荣荣昌”之渊源。通过缅怀革命先烈、参观夏布小镇博物馆,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法治建设与文化传承、红色精神一脉相承,唯有守护好历史根脉,才能让法治信仰更有温度。此次研学,了解当地历史文化与法治元素的融合,为法律宣传融入地方特色积累思路。


法护民生,情暖万家
团队兵分多路,深入荣昌荣城御景小区开展“入户反诈面对面”宣传活动。针对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态势,队员们携带反诈传单,走访居民家庭。
“李大爷,您看这个案例,骗子假装‘公检法’说您涉嫌洗钱,让您把钱转到‘安全账户’,这都是骗局!”在居民家中,队员们结合典型案例,用通俗语言向老年居民重点剖析“养老理财”“健康产品投资”等骗局套路;针对年轻群体专项解读“刷单返利”“征信修复”等新型诈骗话术,并发放针对性警示材料。团队宣传了10余种诈骗手段的识别方法,重点提醒老年人、年轻人等易受骗群体“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此次活动在实践中提升了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使命感,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社区、法治社区贡献了高校智慧与力量。


菜场普法“小课堂”,守护民生“菜篮子”
团队来到当地菜市场,聚焦消费者权益保护开展宣传。针对菜市场常见的缺斤少两、食品安全、退换货纠纷等问题,团队成员向摊主和消费者讲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维权的规定,指导消费者保留购物凭证、合理维权。活动吸引了众多摊主和市民参与,进一步强化了经营者的诚信经营意识,也让消费者掌握了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武器。

此次活动将红色教育与法治宣传深度融合,既以红色精神筑牢青年法治信仰,又通过入户反诈等精准服务提升群众防骗能力与维权意识。实践既为基层法治建设注入活力,也让青年在服务中深化对社会需求的认知,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