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基层法治文化建设,助力民族地区发展,法学与社会学学院“云寨渝声”普法服务队走进北川羌族自治县,通过多样化活动开展普法宣传,同时赋能民族企业、丰富群众生活,以实际行动为基层治理和区域发展贡献力量。
精准赋能,为民族企业筑牢法律防线
7月14日,服务队在学院学团办主任何祖润、知识产权系教师许偲炜的带领下,联合北川羌族自治县司法局,走进四川康养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川成宇药业有限公司开展产业调研与普法交流。
在四川康养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服务队参观了产品研发中心与生产车间,全面了解企业发展模式与合规经营理念,并结合采购、合同签订等核心运营环节,为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提供专业建议。
在北川成宇药业有限公司,服务队与总经理廖蓉及相关负责人座谈。针对企业因合同条款模糊、签约流程不规范导致的经济纠纷,服务队强调“严谨合同是规避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并阐释相关法律要点。本次“参观+座谈+答疑”活动,有效提升了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

融艺于法,双线联动让普法“活”起来
7月14日,服务队走进北川法治文化广场,以文艺表演开展普法活动,将法律知识以鲜活形式传递给群众。
活动现场,普法三句半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融入法律常识,让观众轻松了解知识;情景剧模拟真实案例,直观展现法律化解纠纷的作用;合唱《宪法伴我们成长》传递宪法精神,另有戏曲广播操、普法版舞蹈等节目增添艺术感染力。
活动全程在抖音直播,点赞量突破两万,拓宽了普法覆盖面和影响力。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既丰富了民族地区文化生活,又提升了群众法治意识。

直播普法,青年担当助力生态保护
受绵阳市融媒体中心邀请,学院志愿者肖佳仪、李洪超参与北川大熊猫动植物园宣传直播,带领观众与归国大熊猫“网网”“升谊”线上见面。
直播中,两人结合团队普法主题,科普生态保护法律知识,将专业所学融入实践。此次直播既是生动的法治教育课,也成为连接青年担当、生态保护与文化自信的桥梁。精准赋能,为民族企业筑牢法律防线。

笔墨传情,墙绘成“会说话的普法教材”
7月12日至15日,服务队在北川羌族自治县圣灯社区以笔墨为媒创作普法墙绘,将法律知识与艺术创作相结合,为社区增添了一道生动的“法治风景线”。
队员们围绕“知法、懂法、用法、守法”等核心内容,精心设计绘画方案,用靓丽的色彩、鲜明的标识将抽象的法律概念转化为直观的画面,“做法治的坚定捍卫者”板块将法槌和“肃”字结合,传递依法处事的理念;“遇事找法”部分用律师与民法典的组合,展现法律为生活保驾护航的重大意义。绘画过程中,社区居民纷纷驻足观看,队员们向围观居民和孩子讲解画面背后的法律知识,让墙绘成为“会说话的普法教材”。
法治文化墙绘以艺术为桥梁让法律知识融入社区生活,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为老旧社区改造为“法治标杆社区”助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居民的法治意识。据悉,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专业师生30年来扎根基层开展各类普法实践活动,足迹遍布川渝大地的山乡院落、社区街巷与校园课堂,用“法治微光”点亮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助力基层治理法治化进程不断提速。


此次系列活动,既以专业服务为民族企业护航、为群众生活添彩,更以青春力量激活基层法治文化建设。未来,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师生将持续助力民族地区法治建设与区域发展,让法治之花在羌寨大地愈发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