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法治精神扎根民族地区,见证乡村振兴在大凉山的鲜活实践,重庆工商大学“渝见凉山”法律援助团走进甘洛县。团队先在烈士陵园追溯红色记忆,以先烈精神淬炼初心;再赴煖带密村共话发展,携手搭建党建共建平台,用法治力量串联红色传承与乡村振兴,让青春担当在民族地区的沃土上落地生根。
“红色足迹映法援”:初心使命与民族担当的传承
7月8日,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渝见凉山”民族地区法律援助团,在凉山州甘洛县烈士陵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全体成员在烈士纪念碑前整齐列队,面向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誓言铿锵回荡。院长刘勇以“彝海结盟”为切入点,讲述1935年刘伯承与小叶丹歃血为盟的历史,强调法律援助团应传承该精神,以法治守护民族团结。活动最后,成员们鞠躬献花、静默悼念先烈,表态将把红色精神化为动力,为民族地区法治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法援助力”:党建共建与乡村振兴的协奏
“渝见凉山”法律援助团前往甘洛县田坝镇煖带密村,与驻村第一书记赵明强座谈交流。该村曾是“三无村”,在省残联帮扶下,蛋鸡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乡村振兴“样板村”。援助团提出将法律服务融入乡村产业,保障村民权益。双方还就加强法律宣传、提升村民法律意识等深入交流。随后,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教工一支部与煖带密村前进党支部举行党建共建基地授牌仪式,旨在通过党建引领,推动法律服务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从烈士陵园的红色感悟到煖带密村的共建实践,“渝见凉山”团队用脚步丈量责任。红色血脉滋养法治初心,共建合作夯实振兴根基。未来,团队将继续以法为桥,深耕民族地区,让法治护航乡村产业,让团结助力发展前行,共同书写大凉山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