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10日,金融学院“红岩先锋,‘津’融聚力”社会服务践行团深入江津区白沙镇,以“金课启智利民,活水沁心育人”为主题,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
追溯师范教育根脉,传承教育报国初心
7月9日上午,践行团走进白沙中师陈列馆感悟教育传承。作为当地“七大文化名片”之一,陈列馆建筑融合中式飞檐与欧式拱窗,拱背蝙蝠雕刻寓意“福运绵长”。展厅内,巨幅地图标注中师发展脉络,穹顶箴言与先贤名录相映,毛泽东等教育先驱事迹震撼人心。
在讲解员引导下,践行团穿越时空长廊:从民国文献到新中国档案,从课程改革资料到泛黄教案,展品诉说着教育者们的坚守。复原的80年代教室中,标语与班级日志还原教育岁月。成员们还了解到,陈列馆所在建筑曾是抗战时期第二陆军医院旧址,战火中师生们坚持授课的往事,让大家更深刻理解“教育救国”的分量。“每一件展品都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践行团成员感慨,“这种扎根基层、奉献教育的精神,值得我们在金融服务实践中传承。”

沉浸式反诈体验,筑牢社区安全防线
7月9日下午,践行团在社区广场开展“金融反诈沉浸体验,智慧防骗守好钱袋”主题活动,通过情景演绎、知识问答、经历分享等形式,为居民带来一堂生动的防诈骗课。
“奶奶,这是诈骗啊,千万不能信!”活动现场,践行团成员化身“骗子”与“受害者”,生动演绎“AI换脸冒充家人索钱”“公检法电话逼转账”“免费领鸡蛋套信息”“虚假中奖设陷阱”等典型骗局。逼真的表演既揭秘了诈骗套路,又引得现场笑声、掌声不断,让居民在轻松氛围中认清骗局特征。随后的有奖知识问答环节,使得现场更加热闹。“警察打电话要求转钱怎么办?”“被骗后第一时间打什么电话?”面对践行团成员抛出的问题,居民们踊跃举手抢答,在互动中强化防骗认知。一位老奶奶分享自身经历:“总接到中奖电话,一会儿说中现金,一会儿说中汽车,都是圈套!”朴实的讲述让大家深受触动。
活动尾声,践行团发放防诈骗问卷,进一步了解居民反诈意识现状,为后续社区精准开展防骗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此次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反诈知识,有效提升了居民的风险防范能力,彰显了同学们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金融启蒙进社区,童趣课堂播撒财商种子
7月10日,践行团走进江津区白沙镇高屋社区,以“童趣玩转财富,智慧筑梦未来”为主题开展金融知识趣味科普活动,为当地儿童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金融启蒙之旅。
活动创新设计“财富积累-运用-结算复盘”三阶体验活动。在财富积累环节,“体力大挑战”让孩子们通过仰卧起坐、下蹲等运动赚取“劳动币”,直观理解“劳动创造价值”的经济学原理;“金融知识问答”以“花呗还款多出的部分叫什么”等生活化问题为切入点,将利息、储蓄等抽象概念转化为具象思考;“家庭储蓄计划表”实践中,孩子们将“买汉堡包”“买学习资料”等梦想量化为“每月存20币,10个月达成”的具体规划,在践行团成员指导下初步建立目标管理意识。第二阶段“大富翁财富版图”游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战演练,孩子们用积累的“财富”在棋盘上体验投资决策,学习风险与收益的平衡艺术。结算复盘环节通过统计各组资产总值,评选“首富小组”“公益之星”等,以趣味化激励深化财富管理认知。活动尾声,孩子们分享“赚钱很快乐”“房产投资能增值”等感悟,践行团为表现优异者颁发证书,以仪式感强化教育效果。
此次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追溯教育根脉中汲取精神力量,于金融知识普及中践行青年担当,为基层服务注入青春动能与专业智慧。未来,金融学院将创新服务模式,让青春智慧持续赋能基层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