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成渝城乡发展动态,助力制定精准政策,推动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7月7日至10日,工商管理学院“成渝同研发展路,双圈共探振兴途”实践调研团走进重庆市江津区先锋镇,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专题调研。此时,作为“中国花椒之乡”的先锋镇正以花椒产业为支点,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城乡融合进程。调研团通过问卷访谈、实地走访等方式,深度参与这场产业变革,为区域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调研团首站走进保坪村,与村干部展开深度座谈。村党委书记代小月详细介绍了当地花椒种植的发展规划,包括与电商平台合作进行直播带货、探索“花椒+咖啡”套种模式,以及依托产业举办采摘节、研学活动等文旅融合举措。在调研中,成员们了解到保坪村村情,积极进言献策,以青春智慧赋能乡村振兴,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实践团与村党委书记座谈交流)
座谈结束后,调研团成员走进农家小院,与农户们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在交流中,农户们普遍感受到城乡融合带来的变化:村卫生室与县医院开通了联合诊疗,镇里组织了电商培训课,留守老人用上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但同时也面临新困扰:花椒产业市场出现供需失衡而导致收购价下跌与成本上涨的“双重挤压”;农产品进城渠道仍需拓宽;教育资源衔接存在短板。这些鲜活的民生细节,为调研团思考如何构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实践团成员与村民交谈)

(实践团走访居民,了解民情)
调研团走进全优花椒企业,深度探访产业升级脉络。在AI智能色选车间,粗筛去杂、初选定级、细选分级三道智能分选工序精准运行,每秒上千颗花椒经高速扫描后自动分流,凸显“农业+科技”的提质增效。转至零下16℃冷链仓储中心,椒香在恒温环境中凝结,随机抽检样品经人工复核封装,既展现标准化管理水准,更折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的深层逻辑。

(实践团调研全优花椒企业)
在田间地头,调研团才真正明白城乡融合不是纸上概念,而是农户对“家门口增收”的期盼。通过此次实践,成员们深刻体会到,城乡融合的核心是打通要素流动的壁垒——农户需要市场对接渠道,产业需要科技与品牌赋能,乡村需要与城市消费市场精准衔接。调研团表示,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在花椒品牌打造、电商运营等方面为先锋镇提供支持,搭建起青年参与城乡融合的桥梁,让高校的智慧真正扎根乡土,青春的力量在服务地方发展中绽放光彩。

(实践团在保坪村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