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团情快讯
    • 通知公告
    • 院系风采
  • 部门简介
    • 校团委介绍
    • 分团委介绍
    • 年鉴
    • 荣誉墙
  • 组织建设
    • 规章制度
    • 团委文件
    • 理论学习
  • 品牌活动
    • 青马工程
    • 五大文化节
    •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 学生社团
    • 校园文化活动
    • 我为同学做实事
    • 筑梦启航
    • “感动校园人物”
  • 学生组织
    • 学生会
    • 学生社团中心
    • 青年志愿者协会
    • 大学生艺术团
    • 青年传媒中心
  • 办事指南
重庆工商大学| 新闻网|
  • 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抖音
  • 快手
  • 首页
    团情快讯
    通知公告
    院系风采
  • 部门简介
    校团委介绍
    分团委介绍
    年鉴
    荣誉墙
  • 组织建设
    规章制度
    团委文件
    理论学习
  • 品牌活动
    青马工程
    五大文化节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学生社团
    校园文化活动
    我为同学做实事
    筑梦启航
    “感动校园人物”
  • 学生组织
    学生会
    学生社团中心
    青年志愿者协会
    大学生艺术团
    青年传媒中心
  • 办事指南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 青马工程
  • 五大文化节
    科技文化节
    志愿文化节
    艺术文化节
    社团文化节
    体育文化节
  •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志愿服务
  • 学生社团
  • 校园文化活动
  • 我为同学做实事
  • 筑梦启航
  • “感动校园人物”
    活动简介
    活动相册
    典型人物
    媒体关注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 青马工程
  • 五大文化节
    科技文化节
    志愿文化节
    艺术文化节
    社团文化节
    体育文化节
  •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志愿服务
  • 学生社团
  • 校园文化活动
  • 我为同学做实事
  • 筑梦启航
  • “感动校园人物”
    活动简介
    活动相册
    典型人物
    媒体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牌活动 >>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 正文

2025青春三下乡|师生共话非遗路,校媒同绘振兴篇——文学与新闻学院联合重庆市巴南区融媒体中心顺利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2日  仇和、欧阳南北/文 唐琬清、杨清宇、曾欣/图  点击:[]  

盛夏时节,青春飞扬。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调研山歌文化文学与新闻学院联合巴南区融媒体中心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7 月 7 日至 9 日,学院师生组成 “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巴南区木洞镇,为木洞山歌注入青春活力。

校媒联动:在镜头中记录乡土风情

7月7日上午,文学与新闻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巴南区融媒体中心成功举行。重庆工商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张海燕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师生要紧扣“乡村振兴”主题,发挥专业优势,用新媒体设备深入基层记录发展成果,讲好乡村故事。巴南区融媒体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邓涛强调,本次社会实践聚焦木洞镇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莲花街道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果。实践团将以实际行动挖掘木洞文化亮点和产业典型,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的殷切嘱托。

名师领航:共话非遗传承新路径

7月7日下午,文学与新闻学院三级教授、高级记者朱东亲赴实践团驻地,与师生们展开了一场关于非遗文化传承的“头脑风暴”。在座谈会上,同学们围绕“山歌唱响的地方”踊跃发言。朱东指出,木洞山歌关键在“唱”、核心在“响”,只有将“唱”与“响”融入现代语境,才能让古老的歌谣“重获新生”,为非遗传承贡献“青年智慧”“青年方案”。

对话传承人:“老调新唱”助力木洞山歌焕发新生

7月7日下午,实践团拜访木洞山歌非遗传承人秦萩玥,双方互相交流了创意方案和宝贵意见。8日上午,师生走进木洞水驿博物馆学习山歌。在教学环节,秦萩玥倾囊相授,教唱《什么红来红满天》,示范对唱韵律,学子们还学习了多首经典曲目,以歌声表达爱党爱国情怀。当日下午,实践团举行成果展演,师生们以一曲《什么红来红满天》拉开序幕,乌克兰留学生林娜献唱家乡民歌,赢得满堂喝彩,展演在《最炫民族风》的欢快旋律中达到高潮。“课本上的非遗文化活了起来”2023级新闻学专业的本科生罗登润说。成果展演既是对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更是青年学子坚定文化自信的精彩诠释。

校地合作:凝心聚力促进“双向奔赴”

与此同时,文学与新闻学院和木洞镇就“校地合作”开展调研座谈会。木洞镇党委书记罗跃通过介绍当地特色为优化“校地合作”描绘了广阔前景。以文学与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程元元为核心的校方代表们则阐述了服务乡村振兴的实际方案。座谈会上,双方顺利达成“产学研’融合意向。学院将发挥学科优势,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产业升级等方面为木洞镇的发展注入“文新力量”。

文化碰撞:中乌共谋非遗传承国际化表达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活动的讨论环节,乌克兰留学生林娜积极融入交流。在讨论环节,她不仅认真倾听同学们的观点,还主动分享自己对木洞山歌的独特见解。学唱过程中,林娜全身心投入,深入探究木洞山歌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努力把握其精髓。成果展示时,她唱响乌克兰民歌,用歌声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中乌文化血脉相连,我愿做文化交流的使者。”林娜的深情告白,正是对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积极响应。

一嗓民歌藏血脉,千帧乡土刻乡愁。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丰硕。未来,文学与新闻学院将深化“文化传承 + 语言服务”育人模式,引导学生以普通话为纽带、非遗文化为载体,在乡村振兴中绘就青春画卷。

上一条:2025青春三下乡|会计学院江津“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开展“安全护航童成长,环保同行筑家园”系列活动
下一条:2025青春三下乡|公共管理学院实践团:志愿服务进乡村,青春力量助振兴

【关闭】

友情链接

  • 共青团中央
  • 重庆共青团
  • 学校首页
  • 信息门户页
  • 教务处
  • 学工部
  • 微博

  • 微信

  • 抖音

  • 快手

地址:中国 重庆市 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400067)

Copyright©2024 共青团重庆工商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