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9日,公共管理学院“新声传韵”推普实践团与“小红馨”公共卫生志愿服务协会的同学们走进南川区大观镇金龙村,分别开展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与急救知识技能培训,以实际行动为乡村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推普之声进乡村,架起沟通新桥梁
“新声传韵”推普实践团以“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为村民们带来了丰富的语言文化体验活动,并围绕乡村普通话推广与方言传承展开调研。
在金龙村村委会的语言课堂上,实践团成员以趣味重庆方言视频开场,引出“普通话方言对对碰”互动环节。村民们在有奖问答中积极参与,将“摆龙门阵”“安逸”等南川方言词汇翻译成普通话,现场氛围热烈。这场“语言碰撞”既展现了方言魅力,也让村民们感受到普通话的沟通价值。
随后的绕口令大比拼掀起活动高潮。从“四是四,十是十”到“红凤凰粉凤凰”,不同难度的绕口令吸引了全村人参与,稚嫩童声与老者乡音交织,充满欢乐与温情。活动在经典诵读中升华,《乡愁》《彩色的中国》等作品被村民与实践团成员共同朗诵,让普通话承载的家国情怀与乡土眷恋产生共鸣,增强了大家传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自觉。

活动期间,实践团成员还走访村民家中,调研当地普通话使用和方言传承现状,为乡村语言文化建设收集一手资料。
急救知识进农家,守护生命保平安
7月7日,“小红馨”公共卫生志愿服务协会的同学们在金龙村村委会开展了以“科学应急,救在身边”为主题的急救知识技能培训,为当地老人与儿童传授实用急救技能。
为确保培训效果,“小红馨”团队提前一周筹备,针对乡村常见急症,设置了心肺复苏术(CPR)、气道异物梗阻急救、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操作三大核心教学模块。课程采用“口诀记忆法”“情景模拟法”等适老适幼的方式,并配备心肺复苏模拟人、婴儿急救模型及AED训练机等教具,营造沉浸式学习环境。

培训中,志愿者以生活场景引入,讲解了CPR“判断-呼救-按压-呼吸”四步流程,将操作要领编成口诀便于记忆;针对异物梗阻,采用“分龄教学”,为成人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并总结为“石头剪刀布”口诀,为婴幼儿教授“俯卧叩背+仰卧按压”组合技法;AED教学通过模拟语音引导,让村民掌握“开机-贴电极-听指令”操作流程及安全准则。
理论讲解后,实操演练成为焦点。村民们在各练习区积极参与,参与者在志愿者指导下掌握了CPR要领,多位村民练习婴幼儿急救手法。团队还为完成实操的村民赠送了精美礼品。

据悉,“小红馨”公共卫生志愿服务团自2021年起,连续四年选派志愿者赴重庆市急救中心培训,累计200余名同学获公共卫生应急技能培训合格证,4年间开展主题培训60余场次。
此次公共管理学院的志愿服务活动,从语言文化与生命健康两方面为金龙村提供了切实帮助。同学们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入乡村,创新服务形式,让青春力量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