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大学学生素质拓展培训类课程管理办法(试行)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努力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促进我校学生素质拓展培训类课程的规范化管理,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课程设置
1.学生素质拓展培训类课程属于通识课,与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共同构成我校学生第一课堂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2.学生素质拓展培训类课程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从09级开始面向全校本专科学生开设。
3.学生素质拓展培训类课程由校团委牵头按照素质教育课程通识课的要求进行统一规划、组织和建设。
4.学生素质拓展培训类课程以专题培训为主要开课形式,应体现课时少、内容精、主讲教师水平高、学生学习兴趣高的设置原则。
5.除现有设置课程以外(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如需要新开设其它学生素质拓展培训类课程,须经教师提出书面申请(需提交申请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由校团委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后实施。
6.校团委根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需求以及课程建设需要,每学期对所设课程体系进行审核、调整和完善。
二、师资选拔
1.为确保学生素质拓展培训类课程的教学质量,任课教师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好。
2.符合任课条件的教师根据已经列入开课计划的课程提出开课申请,教师应填写“重庆工商大学学生素质拓展培训类课程任课申报表”,并附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经校团委初审通过、组织专家评审筛选、主管校领导签字同意后成为学生素质拓展培训类课程主讲教师。
3.通过评审后的教师进入课程教师数据库,由校团委统一管理。
4.课程主讲教师优先考虑校内教师资源,确因教学需要而校内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可聘请校外符合条件的高素质教师上课。
三、教学管理
1.任课教师在上课前应准备好讲义、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学生考勤记录表等相关教学文件。所有课程必须有明确的授课要求,教师必须严格履行教师岗位职责,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授课任务。
2.教学时间安排
(1)所有课程教学时间严格按教务处统一排定的课表进行。确因特殊原因需调停课的,严格按照学校关于调停课的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2)学生素质拓展培训类课程计划学时一般为15学时,个别课程确因教学需要可以开设30学时,但应有不少于70%的实作培训学时。
(3)凡经批准列入开课计划且学生需求量大、教学效果好的课程,每学期可由多个老师多次开设。
3.教学任务书的发放
所有开课课程的教学任务书由团委统一发放,由任课教师本人签字确认。教学任务下达后,一般不作调整。
4.关于开班人数
学生素质拓展培训类课程教学班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180人。选修人数少于35人的一般不开班,个别艺术、体育类课程20人以上(含20人)也可开班。连续二次选课人数未达到开班人数者,该课程停开一年。
5.学生素质拓展培训类课程应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教学重点应是启发思维、传授方法、提高学生实际能力。鼓励教师运用课堂模拟、项目参与、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6.学校教学督导督察委员会对所开课程进行随机听课和检查。凡学生和督导专家反映教学质量差的任课教师,经督导督察委员会审核确认后,取消开设该门课程资格。
四、学生选课要求
1.各学院应加强对学生素质拓展培训类课程学生选课的指导。选课工作由各学院主管教学院长牵头,主管学生工作领导、教务办公室(教学秘书)、全体班主任(辅导员)参与指导。各班班主任在选课前组织召开主题班会,宣讲选课事宜。学生选课进行期间,各班辅导员应做到及时询问、督促和检查。
2.学生应根据学校公布的学生素质拓展培训类课程开课目录和课程简介进行自主选课。学生可从大一第二学期起修读学生素质拓展培训类课程,每人每学期最多选修2门。
3.学生选课采用网络选课方式进行。一般在开课学期前一学期最后四周在网上进行选课,开课第一、二周可在网上或在任课教师处进行补、退选。选修了因人数达不到开课要求而停开课程的学生,可改选其它老师的课程。
4.修读课程学分要求
本科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选修3个学分的学生素质拓展培训类课程,专科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选修2个学分的学生素质拓展培训类课程。所开课程的学时数及学分值参见每学期的选课指南。
五、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
1.课程考核方式
所有课程均应进行考核,考核方式可根据课程需要允许形式多样,但要求保证质量。
2.成绩评定
课程最终成绩应从考核成绩、平时表现、考勤等环节进行综合评定,评定结果一般采用百分制或五级记分制记载。
3.学分认定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选定课程后,按时上课并完成各个教学环节,经考核成绩合格,修完学时数为15学时的课程可获1个学分,修完学时数为30学时的课程可获2个学分。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获得该课程的学分:(1)未按规定办理选课手续而自行修读者;(2)虽按规定办理了选课手续,但累计缺课超过四分之一者。
4.成绩管理
学生的成绩实行计算机管理,由任课教师本人通过教务管理系统下载学生选课名单(空白成绩单)。任课教师填好成绩单签名并确认后交教务处,再将成绩输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学生及所在学院可通过网络查询学生成绩。
六、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
本校教师开设学生素质拓展培训类课程的教学工作量按学校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执行。校外聘用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由双方共同商定。
本办法经2009年6月2日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从2009级本专科学生起开始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