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唐春秋,党委副书记、院长宋瑛带领经济学院“一带一路青年行,江津枢纽联山海”暑期“三下乡”西部陆海新通道服务实践团共同赴江津区开展产业一线研学实践。实践团深入产业链关键环节,通过实地考察、深度访谈、链上研学等形式,探寻产教协同新路径,以实践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
走进江津物流,在实践中触摸产业脉搏。在江津邮政快递物流服务中心,实践团成员深入自动化分拣车间,实地考察包裹从面单识别到分类投放的每一个细节,同时也围向技术员追问分拣系统的容错率和峰值处理能力。贸易经济专业的谌业曜同学一边记录数据,一边轻声感慨:“从前总觉得快递送达是理所当然,今天才真正明白,每单物流背后都是算法优化、设备协同和系统调度的精密配合,这让我对‘供应链效率’有了具象的认知。”交流环节中,当物流中心谈及本地电商从零散发货到集约化发展的转型困境时,成员们联想到学院电商团队拓展东南亚市场的经历,大家愈发清晰地意识到:课堂上的理论模型,只有扎根产业实际才能生长出解决问题的力量;而企业的实操经验,恰恰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最佳标尺。

(图为实践团成员深入江津邮政快递物流服务中心与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
探访西部食谷,洞察电商融合新实践。在西部食谷电商产业园,实践团首先考察了园区特色食品展示区,通过实物观摩和讲解交流,深入了解了江津特色产品从原料供应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同时,实践团深入精酿啤酒主题公园,不仅品鉴了其特色产品,也直观感受到产业发展与消费场景创新融合的生动实践。 随后,实践团重点调研直播电商培训基地与运营中心,系统学习直播带货全流程运作及供应链协同机制,深刻理解“以产促教、以教兴产”的互融共生模式对电商人才培育的核心价值。

(图为金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窗口平台主任杨正奎为实践团成员讲解西部食谷发展、产教融合联合体运营)
齐聚校企座谈,共育经济人才新动能。实地调研后,实践团与重庆金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津区电商协会、江津邮政集团等单位代表举行座谈。会上,经济学院院长宋瑛、团江津区委书记周杨、金桥控股董事长罗其胜聚焦“电商人才培养、校企协同创新”深入研讨,一致肯定经济类人才服务产业实践的潜力。实践团成员在一旁认真记录,听着各方对“经济类人才如何服务产业”的讨论,愈发清晰的认识到:自己未来的角色,不是游离于产业之外的“学习者”,而是要成为连接高校知识与地方发展的“转换器”,把课堂所学变成激活产业的动能,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找到专业价值的落脚点。这种认知的转变,让座谈会的每一句讨论都化作了沉甸甸的思考,也让大家对“产教融合”的理解从“合作模式”变成了“成长路径”。

(图为实践团与重庆金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津区电商协会、江津邮政集团等单位代表举行座谈会)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经济学院师生扎根产业一线,在田间车间淬炼真知,深化专业素养,熔铸产教融合根基,这段经历让同学们认识到自身所学能够切实服务乡村振兴、助力产业腾飞。在学院“调研+实践+协同”长效机制下,同学们将持续在促进基层发展与乡村特色产业创新发展中熔铸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