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乡村振兴,践行青春使命,7月15日至7月17日,金融学院“乡融益路行”社会服务践行团前往璧山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金融启蒙播新知,趣味互动启童心
为帮助社区儿童培养正确金钱观与理财意识,7月16日上午,践行团在璧山区天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童心筑梦金融,趣味启蒙成长”为主题的金融知识科普活动。
活动中,践行团成员以卡通动画和互动问答的形式,向社区儿童讲解银行功能。随后,通过展示贝币、铜钱仿制品及历代人民币图片,生动讲述货币从古至今的演变史,引发孩子们浓厚兴趣,现场不时有孩子举手提问,氛围活跃。
互动体验环节,人民币换算抢答让孩子们兴致高昂,数十只小手齐刷刷举起,抢答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答对的孩子还获得小零食奖励。此次活动以趣味互动搭建起金融知识与儿童认知的桥梁,帮助孩子们了解货币发展脉络,为青少年金融素养培育增添活力。

情绪疏导绘心图,引导接纳促成长
同日,践行团还组织社区儿童开展绘制 “心情 K 线图” 活动,助力孩子们以平常心接纳情绪,消除对负面情绪的恐惧,开启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的启蒙之旅。
在践行成员的耐心引导下,孩子们拿起画笔创作独特的 “心情 K 线图”。他们将抽象情绪转化为具象图表,正值代表欢欣雀跃的 “高涨” 时刻,负值区域记录低落的 “回调” 心情。创作完成后,成员们鼓励孩子主动上台分享自己的心情变化及原因。
通过将抽象情感具象化的趣味实践,让孩子们在绘图与分享中直观感受情绪的“涨”与“跌”,为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注入青春力量。

融合发展探路径,调研献策促振兴
7月17日下午,践行团走进璧山区广普镇周家村,针对当地普通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专项调查。在田间地头与村民家中的走访中,成员们通过“拉家常”的方式拉近与受访者距离,用通俗语言围绕不同对象的特点展开深入访谈。
面对普通农户,团队重点了解其家庭基本信息、生产经营状况、收入消费特征、金融素养及乡村治理参与度等情况,细致询问土地经营、绿色技术应用、家庭收支等细节,聚焦农业现代化、数字乡村建设及人居环境整治等村民关切点。
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研中,合作社负责人尹道富秉持“回归原生态”的种植理念,基地严格控制农药化肥使用,以人工除草替代除草剂,让花椒、脐橙、稻谷等作物在自然生长中保留天然本味。“越是依赖科技添加,越难称得上绿色。”这份执着为农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口碑基础。
谈及瓶颈,尹道富坦言需中小型农机优化,同时产量不稳、病虫害及运输成本高等问题制约发展。她规划线上推广农旅与农产品,整合资源拓销路,“让更多人知道好产品,形成内循环”。虽然面临资金紧张、人工成本压力等现实难题,尹道富眼中仍透着坚定:“农业是根基,守住绿色底线,把传统手艺与现代技术结合好,就没有走不通的路。”
此次调研兼顾不同主体特点,既收集了详实的基础数据,也见证了周家村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当地在绿色农业发展中的坚守与创新,让成员们深刻认识到,绿色农业不仅能滋养土地,更能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此次实践,团队聚焦青少年金融知识普及、心理健康关怀与乡村产业调研,以青春之笔书写实践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三下乡”的温度与深度。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实践成果,让青春力量在服务乡村、回馈社会的道路上不断延伸,为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青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