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经济学院暑期“三下乡”“珞璜产融,兴农富民”乡村振兴促进团的同学们踏上了探寻江津花椒产销振兴之路的征程,前往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的重庆俊博食品有限公司,以“走进江津椒乡路,细研花椒致富篇”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践活动。
花椒地实践:触摸产业“根脉”
实践团的同学们首先走进了花椒种植基地,亲眼目睹了九叶青花椒树的独特魅力。他们俯身观察叶片纹路,伸手轻触枝干,近距离嗅闻花椒植株散发的独特气息,以最直观的方式感受九叶青花椒与普通花椒在植物学特征上的差异。在田间地头,企业负责人化身为“农业讲师”,详细讲解了花椒的种植环境与养护要点,包括土壤适配、灌溉周期、枝条修剪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实操知识。实践团成员李晓芝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积极向负责人提问,就九叶青花椒与普通花椒的种植差异、产量表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问答互动中,同学们对照观察植株,将所学知识融入田间实践,使认知更加鲜活具体。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种植基地认识不同品种的花椒树)
工厂参观:解码花椒生产“密码”
随后,实践团一行步入了花椒生产企业。在公司负责人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企业特有的专利机械,并亲身体验了花椒的挑选处理环节。他们亲眼目睹了智能化生产设备的高效运转和覆盖广泛的销售网络,不禁连连称奇。看着分拣机械精准筛出杂质,包装线有条不紊地完成封装,同学们感叹道:“原来一颗小小的花椒,背后藏着这么多科技含量!”这种直观体验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了农业产业与现代经营模式深度融合的蓬勃活力,也看到了科技为农业发展注入的强劲动能。在参观期间,同学们积极上手协助分拣,在实操中弄懂了花椒分拣的诀窍。同时,他们还结合自身专业向工作人员请教各类问题,从烘干温度的把控到不同等级花椒的市场定位,都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探讨。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花椒工厂、了解花椒筛选过程)
产品探秘:小花椒的“大变身”
最后,实践团来到了产品展示区。在这里,同学们看到了花椒的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从日常调味花椒油到特色花椒猪,再到跨界花椒护肤品,小小花椒实现了“七十二变”。实践团成员洪愉羚被一款花椒护手霜深深吸引,她拿起瓶子轻嗅,花椒独特的香气混着淡淡的植物清香扑面而来。她感慨道:“花椒居然能从餐桌走到梳妆台,这些产品把小花椒的价值挖透了,太有意思了!”同学们边参观边讨论,纷纷感慨农业产业升级的无限可能。同时,他们也思考着如何将这些“创意”与“市场需求”更好地结合,助力农产品走得更远。

(图为实践团成员品鉴花椒系列产品)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让实践团的同学们对“产业兴农”有了更深的体会。他们跳出书本理论,亲身体验了乡村产业的真实运行逻辑,也明白了乡村振兴的“底气”源于对产业各环节的专注深耕以及对土地、对农业的敬畏与坚守。同时,企业也在与青年学生的碰撞中获得了专业视角的启发与潜在的推广助力。这正是“校地联动”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体现,也为未来的合作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