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助力乡村发展的号召,7月,体育学院“红岩遗迹寻初心,革命精神永传承”实践团赴革命老区开展红色筑梦主题教育活动,旨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传承红色精神,践行志愿担当
同学们来到了渣滓洞。渣滓洞内,阴暗潮湿的牢房、简陋的生活设施以及墙上残留的革命标语,无不彰显着革命先烈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在讲解员生动而深情的讲述中,同学们仿佛看到了江姐等众多革命烈士们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下,始终坚守共产主义信仰,为了民族解放事业宁死不屈的英雄形象。那一声声激昂的口号、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实践团抵达白公馆后,看到古朴的建筑静静地矗立在眼前,却仿佛诉说着一段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依次走进白公馆内的各个展厅。看着那些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以及详实的文字介绍,大家深刻了解到白公馆曾经作为国民党军统特务机关关押革命者的黑暗岁月。在这里,小萝卜头宋振中的短暂而悲惨的一生让许多同学不禁潸然泪下。他那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眼神,以及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依然坚持学习的坚韧精神,深深地触动着每一位同学的心。

赓续红色血脉 砥砺青春担当
同学们来到了歌乐山脚下。歌乐山,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山脉,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当年革命志士们在此艰苦斗争的英勇事迹。


在参观过程中,体育学院的同学们还自发地组织了小型的默哀仪式,向在白公馆、渣滓洞牺牲的革命先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尤其是体育专业的学生,更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将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祖国的体育事业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参观白公馆、渣滓洞和歌乐山,同学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助力乡村体育发展和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同学们也深刻体会到了自己所学专业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提升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此次三下乡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体育学院的同学们所传承的红色精神和在乡村播撒的体育文化种子将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