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全面提高理论教学质量,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近日,公共管理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师周心琴带领学生奔赴重庆市秀山县龙凤坝镇大寨村(国家第三批传统村落),进行《人文地理学》课程的实地教学和调研。
在大寨村中,学生认真听取周老师村落文化景观的讲解。周老师介绍,以大寨村为典型代表的渝东南传统村落,体现着多民族文化特征,反映着传统村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是该地区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和人文缩影。周老师提到:“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渝东南地区经济得到极大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对本土文化的极大冲击,具有渝东南民族特色的古民居和古城镇也在加速消失,对渝东南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研究迫在眉睫。”学生们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充满着好奇,不断向老师询问,并认真考察大寨村的木质吊脚楼、土家语、织锦等文化景观并仔细记录。

山清水秀的大寨村

学院周心琴老师指点学生引导村民绘制大寨村意象图

学院周心琴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入户调查

教学团队与村民座谈后合影留念
本次实地教学,将《人文地理学》课程的课堂搬到了乡村大地,把课程内容融入到了乡村实景之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当前传统村落的生存现状,明确保护传统村落,激活古旧村落的内在价值,构建美丽和谐的古旧村落生态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将《人文地理学》专业知识,进行大寨村文化景观的保护规划与设计,为高校助力传统村落的发展迈开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