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7月12日,金融学院“红岩先锋,普惠金融”实践队赴重庆涪陵区敦仁街道崩土坎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系列活动。结合社区保障性、特殊性、复杂性的特点,为社区基层治理提供帮助,实践队在此开展有关对社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等基层治理举措的调研。同时实践队实地考察了当地的普惠金融政策发展情况、居民的金融意识,开展了有关金融方面的宣讲和调研活动,利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乡村发展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
基层是党事业的肥沃土壤,基层工作就是服务工作,就要求广大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脚踏实地、实事求是。7月8日下午3点,实践队对崩土坎社区书记陈怡妃进行采访,并由其带实践队成员参观社区功能活动室。
知其难,才能解其困。崩土坎社区的居民主要是低保户、低收入家庭、拆迁户等特殊人群,大多属困难群众,居住人群复杂,社区综合治理难度极大。据陈怡妃回忆,去年重庆疫情爆发期间,为控制疫情扩散,涪陵区实施对住宅小区、楼栋封闭管理,崩土坎社区本就多低收入家庭,疫情防控断其收入来源,不少居民抗议监管,要求外出。党员干部、志愿者只能每夜睡在小区楼下,防止其外出。同时,为保障居民的生活需求,他们充当起社区居民的后勤保障员,为居民提供“跑腿帮办”服务。
遇之难,才能炼其志。合格干部一定是心里装有群众,一定是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把困难当锻炼来磨砺心智的人。“当基层干部十几年来,我从未后悔过当初远离家乡的决定,在这里,我锻炼了我自己,再苦再累,当看到一张张笑容时,我觉得一切都值了。”崩土坎社区书记陈怡妃鼓励广大青年参与社会基层劳动工作,在基层工作中磨砺青年意志、提升青年素养、培养青年精神。
防范金融诈骗,保障财产安全
为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的金融防诈意识,牢牢抓住居民“钱袋子”,7月10日实践队在崩土坎社区开展“防范金融诈骗,保障财产安全”金融诈骗宣传活动。
7月11日上午,实践队成员首先通过小品的形式,还原生活中的常见的诈骗案例场景,用通俗的方言为大家表演金融诈骗的惯用伎俩、作案手法等相关知识,提醒大家警惕手机诈骗APP,不要相信任何低风险高利润的非法金融产品。小品表演结束后,由实践队成员钟雪主持防诈知识宣传讲座,为大家讲解什么是电信诈骗,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如何识别防范电信诈骗以及上当后的补救措施。
7月11下午,我们走进了巨柳新村、杨树新村、火柴新村等保障型小区,通过室内外结合的方式,零距离为社区居民讲解防范金融诈骗的知识,让共同营造了社区共同防范金融诈骗的良好氛围。
本次活动主要面对老年群体,旨在引导和帮助老年人增强反诈意识,了解电信诈骗、信用卡诈骗、贷款诈骗等,辨别通过网络购物、贷款、冒充公检法人员等进行诈骗的骗局,共建共享老年友好型社会。
凝心聚力树新风,共创文明新社区
7月12日上午,实践队在崩土坎社区三楼会议室开展了“凝心聚力树新风,共创文明新社区”创意征集活动。
活动邀请居民来到崩土坎社区三楼会议室,由实践队成员钟雪简单介绍前期采访参观社区的情况,并邀请社区群众代表填写社区治理的问卷,希望通过居民的切身体会,真实反映社区基层治理现状。
此外,实践队还进行了共创文明社区征集活动,居民或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或写下自己对社区美好的祝福或书写自己对基层工作人员的话。成员在台上放置创意征集板,其余成员为居民分发便利贴,组织引导居民为社区基层治理提出宝贵意见、写下自己对社区美好祝愿和书写心中的感谢。书写困难的老人代表则由就近成员代写。书写完毕后,组织社区成员陆续上台粘贴便利贴,最后成员带领社区群众一起在社区门口拍照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