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金融学院“红岩先锋,普惠金融”发展成就观察团在乡村振兴驻兴合村工作队的带领下,访谈当地优秀老党员戴文玉同志和谭仁贵同志,回望来时路,展望新征程。
戴文玉,80岁,1966年3月11日成为一名中共党员,年轻时在生产队担任会计,后来在农业服务中心退休。期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努力投身于乡村建设和发展中。谈及农村的发展变化,他指出:如今农村变化大,发展快,改革让农村公路建设、房屋改建、饮水安全等方面得到显著改善。虽然年龄大了,他始终坚持每天看新闻,关心时事政治和国家大政方针,为祖国发展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他对青年学子说道:“党的政策这么好,青年要努力学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谭仁贵,61岁,1979年在成都成为了一名军人,于1992年从部队退伍后在江南沙砖厂入党。谭仁贵分享了党和政府关心支持乡村发展的系列举措,比如,当地领导多次看望慰问患病的村民,帮扶需要改造危房和修建新房的村民,积极整治街道卫生、美化宜居环境,使兴合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探讨如何推动乡村振兴走实走深这一话题时,具有产业发展经验的谭仁贵提出,推动乡村振兴就要多下地走访,考察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合适的发展策略,如当地多山坡交通不便,土地贫瘠肥力不够为发展农业造成阻碍,但可以与当地配套设施完善的工业园区相互配合,招商引资继续发展工业,提供就业岗位,吸引青年回家乡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他寄语青年学子:“新时代的青年,应该脚踏实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本领,顺应时代潮流发展,多思考、多实践,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他写到:“希望你们越来越幸福!”实践团成员纷纷表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通过访谈,实践团成员以老党员为标杆和榜样,传承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青年学子将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接续新征程,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惠民行动,在深入基层、深入乡村、深入村民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肩负时代责任,在乡村建设中奏响青春最强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