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18日,工商管理学院“智行九龙,慧育童心”研行团在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西竹路社区开展了以“文韵传情扬四海,知行筑梦启新程”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聚焦青少年成长、社区教育生态构建及社会文化传承,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成长盛宴。

(研行团成员与青少年合力完成作品)
岁月悠悠传古韵,非遗润梦绽芳华
研行团从“非遗知识科普”、“特色非遗项目及传统技艺体验”和“留住历史的声音”三方面展开非遗传承课堂,让青少年们对非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懂得如何保护并传承非遗文化。“一百减一,猜一字”“白!”青少年争先恐后地回答道。研行团通过这一环节,让青少年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传统灯谜文化的乐趣。研行团还和青少年一起体验了活字拓印,一个个充满传统艺术气息的“福”字,让青少年感受到传统技艺的乐趣以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研行团的陪同下,青少年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一把把独一无二、充满创意的压花团扇。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更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精美与雅致。经过此次意义深远的课堂,研行团为文化传承注入了自己的力量,让非遗在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青少年向镜头展示作品)
字韵风华,“语”你同行
研行团深入浅出地向青少年们展示了汉字的演变历程、诗词的韵律之美以及语言的规范用法。“灰化肥会挥发……”研行团带头挑战充满趣味的绕口令,让青少年感受到汉字拼音的奇妙之处。“两个黄鹂鸣翠柳……”诗词大会上,研行团以带有颜色的诗词为例,和青少年玩起了飞花令,这让他们体会到诗词的博大精深。通过这一系列互动活动,研行团不仅让青少年深刻感受到华夏语言的独特魅力,还有效规范了他们的语言应用,提升了表达能力,增强了文化传承意识。
学思践悟新思想,凝心聚力争向前
研行团通过一系列生动的讲解,为青少年呈现了一幅幅英雄图谱,深入解读了爱国精神的伟大内涵。“钱学森!”“邓稼先!”研行团通过英雄人物盲盒,让青少年了解到许多英雄的故事及其精神品质。“少年立则国立,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研行团带领着青少年一起深情地朗诵《少年中国说》,展现出新时代少年的爱国情怀和时代担当。在活动的尾声,研行团还进行了安全教育宣讲,围绕防溺水、防火用电安全等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问答的形式,增强了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青少年们观看爱国影片)
拥抱阳光心灵,连接健康未来
研行团向青少年们介绍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常见的情绪问题以及应对方法。在研行团的耐心陪伴下,青少年创作出独属于自己的人物肖像画。过程中,青少年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手工制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了调试情绪的方式。“眼力弹弹弹记忆力小游戏”“看字识颜色专注力小游戏”研行团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青少年们认识自我、学会学习、增强心理韧性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通过此次活动,青少年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提升了各项综合能力。社区不仅搭建起了“教育+文化+实践”的综合平台,还营造了社区关心青少年成长的良好氛围。未来,这些在文化教育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将会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时代精神的践行者。而研行团的成员们,也将带着这段经历,继续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前行,用爱与责任书写更多温暖的故事。

(研行团与青少年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