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津区支坪镇白溪村村委会,一座崭新的助农直播间正式落成。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乡村振兴实践团”的学子们在此架起设备,调试灯光,将当地特色农产品接入数字经济的快车道。这支由电商、物流、大数据、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组成的队伍,以“创新转型”“护水童行”“直播赋能”三维实践,为白溪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扎根乡土:专业协同谋发展
实践团抵达后迅速行动,团队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协商沟通—管工融通—实地考察”三步走精准把脉乡村需求。电商专业学生与农户探讨产品卖点,物流专业学生实地测绘运输路线,多学科协作制定出《白溪村农产品物流一体化方案》。“我们不仅搭建直播间,更用专业知识打通‘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指导老师、分团委书记颜语如是说。

暖心护航:安全关怀显担当
聚焦乡村治理短板,团队将“护水童行”列为重点任务。结合当地水域分布特点,实践团为二十余名儿童开展防溺水知识讲座,通过互动演示提升安全意识。队员们还入户走访,针对不同人群进行文化政策宣传,并完成“成渝双城经济圈”专项调研,为农户提供产业发展案例参考。“大学生哥哥姐姐讲的防溺水口诀,我全记住啦!”参与活动的孩子兴奋地说。

数字赋能:直播间里拓新路
在电商专业教师袁俊的指导下,团队完成了从“0到1”的直播体系搭建:甄选设备、创建账号、调试系统、设计商品橱窗。直播间内,学生主播们巧妙结合白溪风土人情,讲述农产品故事,首播即实现流量突破。后续复盘会上,团队梳理出《直播间完善计划》,为村集体持续运营提供技术支撑。“实体直播间是载体,我们更希望留下可复制的数字运营模式。”学生主播何欣悦同学表示。

此次实践是管工学院“一专业一协会、一协会一主题”育人模式的生动体现。电商与物流专业协同破解农产品上行难题,大数据技术助力乡村治理精细化,多维实践印证了“管工融通”的专业优势。正如白溪社区文书记所言:“在助农直播间的一根根网线里,在防溺水讲座的一声声叮嘱中,青春智慧正悄然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白溪村的田野上,管工学子用三维答卷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当专业知识扎根乡土,青春力量终将织就乡村发展的崭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