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会计学院江津“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走进重庆市江津区圣泉街道中渡社区,开展“安全护航童成长,环保同行筑家园”系列活动。通过粘土手工创作与知识闯关竞赛相结合的创新形式,将安全、防诈与环保理念融入趣味互动,为社区儿童送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成长教育课。

上午,“巧手捏粘土,塑出绿星球”环保课堂率先拉开序幕。志愿者们以生动的环保故事和自然景观图片为引,向孩子们阐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手工创作环节,五彩斑斓的粘土成为孩子们表达心声的工具。在志愿者的手把手指导下,一双双小手将粘土塑造成连绵青山、澄澈湖泊、缤纷花海与灵动动物,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一位小朋友捧着自己创作的“熊猫森林”作品说道:“我希望大家都能爱护环境,让青山绿水和小动物永远陪伴我们。”志愿者们对每一件作品都给予点评与鼓励,引导孩子们从节约水电等小事践行环保理念。

下午,“安全、防诈、环保知识大闯关”活动接续上演。小组竞赛机制让知识学习“动”了起来:各组需答对安全、防诈、环保三类题目才能前进,率先抵达终点的小组获“安全小卫士”称号。“废旧电池属于什么垃圾”“游泳需大人陪同吗”等贴近生活的题目,搭配情景模拟环节,让孩子们在扮演“应对陌生人尾随”“超市走散求助”等场景中,将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

活动构建了“安全+防诈+环保”的三维知识体系:安全板块聚焦溺水呼救等应急技能,防诈板块解析陌生电话核实等技巧,环保板块普及布袋替代塑料袋等方法。“垃圾分类模拟投放”和自制《儿童安全防诈环保手册》进一步强化认知,孩子们举着“环保小达人”贴纸分享收获时,“旧衣服可回收”“红包双倍返还是骗局”等知识点已深植心间。
此次系列活动以“大手拉小手”模式,将教育融入趣味实践。既激发了儿童的创造力与学习热情,更在他们心中播下安全与环保的种子。会计学院志愿者用青春行动诠释责任担当,为培养下一代的社会意识探索创新路径,为建设美丽中国凝聚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