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如何理解这个世界,决定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很多同学会觉得现在的社会问题很多,不靠关系,不靠规则,你根本无法立足。身边有的已经在实习的同学曾经对我说,这个社会很现实,你丁小舟这种性格,融不进那种圈子,生存不下来。我说我不相信!当年诗人北岛的一首诗道破了无数知识分子的迷茫,他说“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没有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财政金融学院09级金融1班 丁小舟 《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

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
财政金融学院09级金融1班 丁小舟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非常感谢学校给我提供这个机会,在优秀毕业生宣讲会这个讲台上,分享我的大学经历以及我对大学的一些看法和感悟。
我相信每一位同学在进入大学之前都非常憧憬大学生活,进入工商大学以后,我也尝试着体验丰富的大学生活,参加各种学生组织、活动和比赛;热爱旅游与摄影;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一些项目研究;再后来,顺利完成了GRE和托福考试,现在拿到了美国著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一路走来,一路坚持,艰辛并甜蜜着。但我今天不想告诉大家,我在大学期间取得了哪些奖项和荣誉,因为大家从海报上应该已经对我有所了解;我也不想告诉大家我是怎么准备各种考试,怎么背GRE单词,怎么拿到这份录取通知书的。因为在我看来,大学不应该是一个以成败论英雄的地方。我的这些大学经历其实很普通,我们身边有很多始终心怀梦想,不断奋斗的同学,他们或许有的考研没有成功,有的没有申请国外的大学,有的暂时没有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但是谁能否定他们的优秀和梦想呢?他们有的甚至比我更努力,能站在这里,可能仅仅因为我的运气好那么一点点。
今天的我们缺少的是那么一点点大学的气质和精神,而恰恰正是这些精神才能让我们大学生和我们的大学变得独特而充满魅力。著名的国学大师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第一次以凝练的语言总结表达了近代以来中国学者要求学术独立与自由的理想,成为正直学者的追求与人格的象征。我之所以用这个作为题目来谈我的大学,是因为我发自心底的认为,大学是一个培养知识分子的精神并且进行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地方。记得大二的哲学老师很清晰的告诉我们,大学生就是一名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如果只是为了学一门专业掌握一种技能去找工作,我们大可不必着急去挤高考的独木桥。学金融的只要知道怎么炒股赚钱就可以了;学新闻的会采访会写稿就可以了。但大学是一个培养我们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的地方,是思想让我们与众不同,人格独立。
学中央银行学这门课程的时候,徐玫老师从央行的监管发散谈到了中国股票市场的问题和证监会的责任,其中包括了缺乏完善的退市机制,没有集体诉讼制度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内幕交易问题等。她让我明白了,无论你将来在什么样的岗位上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你应该有自己坚守的底线和良知。和刘蓉老师做世界银行在重庆的项目课题时,我负责了一部分报告的英文翻译写作任务。期间我阅读了项目的文件,了解了城乡发展的一些问题和解决过程,对经济发展问题的兴趣逐步浓厚了起来,更多地关注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中国家体制转轨,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也正是这一系列为什么,催促着我思考,激励着我在研究生阶段继续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
可能在座的很多同学会说,今天我讲的这几个问题太大了,很多人对研究没那么感兴趣,对于一些社会问题也并不是特别关心,也没有那么大的愿望去改变一些东西。因为归根到底,我们都只是一个普通平凡的人,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快乐的生活,这样就够了。是的,我们最终必然要回归生活的本质。大学,也应该回归于它的本质,那就是把我们变成一个拥有独立思想、正直、健全人格的人。我的大学四年教会了我用积极的心态和成熟的思想面对纷繁复杂而又十分现实和物质化的社会,让我明白了大学的使命恰恰是坚守住这片理想主义的净土,源源不断地向我们的社会输送思想的血液和正能量。
我并不想把今天的演讲转变成一场哲学的思辨,但我一直相信一句话:你如何理解这个世界,决定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很多同学会觉得现在的社会问题很多,不靠关系,不靠规则,你根本无法立足。身边有的已经在实习的同学曾经对我说,这个社会很现实,你丁小舟这种性格,融不进那种圈子,生存不下来。我说我不相信!当年诗人北岛的一首诗道破了无数知识分子的迷茫,他说“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没有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今天我想告诉大家,我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打破这种迷茫,我会通过自己的成功,证明在这片土地上,越来越多的人,不需要背景,不需要关系,只要你付出,就会有收获。如果你现在还对自己心存疑虑,那么我会告诉你,不到山穷水尽不要放弃,到了山穷水尽也不要放弃,因为否(pí)极会泰来,柳暗会花明。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奋斗就能从平凡走向成功,我相信这个社会尊重每一个认真付出的人,我相信这个社会将渐渐的恢复正气,我相信我们的大学也将渐渐的远离浮躁与功利,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大学生守住知识分子的良知和道德底线,那么当我们离开象牙塔,走入社会时,我们就能感谢大学四年带给我们的收获,它必将让我们终身受益,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助我们一路前行!
信息来源:重庆工商大学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