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乘着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的东风,我校人工智能学院“小红帽”常青藤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走进社区,开展了“空气探秘”主题科普活动。活动紧扣校团委“筑梦青春志愿重庆”主题,将志愿服务与学科特色深度融合,通过趣味空气动力学实验架设高校与社区的公益桥梁,在青少年心中点燃科学探索的热情,赓续新时代雷锋精神。
空气大炮是第一个实验,也是志愿者们和孩子们拉近距离的第一步。“预备——发射!”随着纸箱空气炮的轰鸣,五米外的纸杯塔应声而倒。活动现场,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调整炮口形状、测算发射角度,从“破坏力”差异中领悟气流速度的奥秘。另一侧的实验台上,螺旋桨叶片角度与橡皮筋缠绕圈数的调试引发阵阵惊叹:原来科学可以像拼积木一样有趣!志愿者们将伯努利定律、流体阻力等抽象理论融入吸盘挂钩拔河、旋转水瓶造龙卷风等趣味游戏,让孩子们惊呼“科学就在指尖流动”。
面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差异,志愿者们化身“科学翻译官”,通过不同难度任务卡用童趣比喻讲解原理。实验工具包设计尽显巧思:纸箱炮口标注安全刻度线、螺旋桨叶片用颜色区分角度区间,既降低操作门槛,又暗含科学梯度。当实验突发状况时,志愿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巧妙转化为科学知识延伸课堂。活动开发可重复实验装置将长期留存社区,附赠的安全操作手册让科普效益持续发酵,形成“做一次活动,留一套资源”的良性循环。
这场融合科学与情怀的“空气奇缘”,让一个个科学原理化作孩童眼里的星光,让雷锋精神沉淀为青年肩上的担当。未来,“小红帽”常青藤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将继续以学科之长解民生之问,让更多科学火种照亮社区角落,更多知识原理浇灌祖国花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