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五育融合教育实践,提升通识学院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的心理知识与技能水平,普及心理沟通技巧,3月21日,通识学院“蒲公英”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联合通识学院心理工作站、江北区精神卫生中心开展“认识身边的非典型心理压力反应”志愿者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会。本次培训会由江北区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卫生科主任罗华中主讲,通识学院心理工作站指导老师施秀梅主持,通识学院2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采用“案例研讨+互动沟通”相结合的形式。罗华中主任组织6名志愿者组成互动讨论小组,围绕助残服务中“如何引导残疾人群体树立自信”、“如何避免沟通中的过度同情”等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交流。通过分析回避行为、躯体化表现等非典型心理压力反应,罗主任提出“中立非评判”工作原则,并结合“优势视角”理论指导具体实践。针对志愿者提出的“隐性心理压力识别”“、服务边界把握”等问题,罗主任建议关注服务对象细微行为变化。参加此次培训的志愿者们纷纷表示通过案例分析与互动研讨为后续志愿服务中与特殊群体的沟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本次培训会有效提升了志愿者的专业素养,丰富了志愿者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未来,通识学院“蒲公英”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将持续组织开展一系列提高志愿者综合沟通能力的培训,将心理健康知识、沟通互动技能等融入志愿服务实践,并在与不同群体沟通交流中提供更专业、更温暖、更高效的志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