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至7月13日,工商管理学院“向阳而生,奔‘涪’青春”晨曦理论宣讲团来到重庆市涪陵区蔺市街道梨香社区进行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了古镇调研、拜访老党员、河小青、青少年之家四个主题活动,深入了解并宣传了当地有关旅游发展、红色足迹、环境保护、安全教育四个方面内容,在梨香社区奏响“三下乡”的四部曲。
第一部曲:立足文化底蕴,了解未来发展
“为一处山水赴一个村,为一方乡土赴一处镇。”文化一直是一个地方发展最为深厚的力量,为了解梨香社区旅游发展,宣讲团成员来到有“千年古镇”之称的蔺市古镇,进行了采访和调研。据当地商户和居民的描述,古镇的吸引力确实为当地的人们带来了不少的便利,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让商户的收入得到了不少的提高。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经过了百年乃至更久的沉淀,踏上石板路都能感受到深深的历史气息,也达到了游客前来的目的。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商户交谈)
实践团成员还根据居民的指引去往了美心红酒小镇,这里的游客数量较多,也是促进当地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在政府对文旅的推动下,在“历史底蕴”和“现代娱乐”之间,当地居民表示现在的生活相较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也相信未来能够变得更好。
第二部曲:探访革命老人,挥斥青春力量
为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青年一代承国家之重担,7月11日,在社区负责人冉琳同志的带领下,实践团来到在党五十余年的陈林祥家中拜访。通过与陈林祥同志的深入交谈,实践团成员了解到陈林祥同志自1956年入伍当兵三年,曾是一名防化兵。当谈到军旅生活时,陈林祥同志表示:回想起那段峥嵘岁月,我坚守住了初心,用奉献回报了祖国。随后,在1966年11月14日,陈林祥同志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在采访结束之际,陈林祥同志勉励青年:青年一代应该不断追求知识,成为一位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杰出人才。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陈林祥同志深入交流)
“吃水不忘挖井人”,实践团成员通过此次采访革命老人,深刻认识到:趁风华正茂之际,我们更应该以红色精神为不竭力量之源,志存高远,挥斥青春力量。
第三部曲:护好一方水土,践行垃圾分类
“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深刻贯彻保护环境的理念,宣讲团成员在11日-12日举办了以“青青河畔伴我行,垃圾分类记心田”为主题的河小青活动。当日上午,实践团成员来到该地长江沿岸,伙伴们分头行动,在指定区域进行垃圾清理工作,包括拾捡垃圾和清理江畔浮萍等。经过一个上午的努力,拾捡活动初见成效,指定区域内的垃圾都被大家收集了起来进行了分类,河段又变得干净整洁。
次日,宣讲团成员对当地的部分小朋友进行了有关垃圾分类的课堂讲解。在课堂上,主持人先通过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比喻,带孩子们初步了解了垃圾分类的知识。在知识讲解之余,宣讲团成员还带领孩子们进行了手工制作,大家积极创作,每个人都完成了优秀的作品,甚至有的孩子表示要把今天做出的作品送给自己的家人,并和他们分享今天学到的知识。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宣讲团成员表示:只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定能为环境保护创造源源不断的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江岸拾捡垃圾)
第四部曲:无惧危险隐患,笑对美好生活
为增强青少年安全自护意识,积极引导青少年知危险、会避险。实践团针对梨香社区青少年进行“安全自护”知识宣讲活动。实践团从“什么是、怎么做”角度对火灾、水灾、用电安全、网络安全、防拐卖安全以及校园欺凌心理教育展开宣讲。课堂上,青少年安安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他们的视线紧随主持人,积极参与互动。
为培养青少年多元化技能,使青少年在素质拓展活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实践团开展了趣味运动会,运动会分为四个游戏:乒乓球快跑、纸杯越线桥、命中百分百、水球蹦蹦跳,青少年肆意在闯关赛场,开动自己的小脑筋,相互鼓励,共同完成游戏。
活动结束之际,不少青少年表示:通过小课堂,自己学到了安全自护小妙招。感谢哥哥姐姐的到来,今天是开心满足的一天。

(图为青少年积极参加游戏)
青春呼啸而过,丹心岸堤留痕。实践团趁着大好青春年华,来到梨香社区,探索当地文旅发展、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垃圾分类、宣讲安全自护。成员们以爱执笔,标注时代生动注脚,为社区带去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