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外国语学院“校社联动学党史,情暖人和践初心”党史学习实践团于7月13日在重庆市渝中区大溪沟街道人和街社区开展“党史学习-采访老党员”专题活动。
老党员夫妇——没有党就没有今天的我
靳洪年,今年93岁,从1947年入党至今,已经有74年党龄;张玉华85岁,有着64年党龄,两人都曾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此外,老党员夫妇俩曾获“光荣之家”称号和多次市级表彰。
谈起战斗经历时,靳洪年老人动情地说:“以前当过骑兵,打仗的时候参谋长上前线都喊我去,因为我在战场上表现灵活,熟悉各种地形,考虑比较周全。”同时,他还提到,共产党当初战斗不易,条件艰苦,牺牲了不少的人,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没有党就没有今天的我。“入党过后单位经常组织活动,自己经常评先进、评优秀。”老党员张玉华说。“光荣在党50年”就是党对她一路拼搏奋进的充分肯定。
岁月见证初心,老党员夫妻时刻不忘共产党员的身份,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坚定的理想信念。

为民服务的勤务兵
郑培兰,81岁,党龄38年,曾被评为优秀党员。
她在重庆市渝中区大溪沟街道人和街社区为居民服务了十几年。“社区就是家,参加社区工作就要做到问心无愧,尽己所能协助社区干部做好社区工作,做好群众联系的纽带。”郑培兰说。在退休后她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共产党员的价值,为青年树立榜样。

永葆初心 砥砺前行
蔡艾芳,86岁,党龄34年,曾被评为优秀党员。
“我出生在旧社会,经历过苦难,亲眼见证了党的第一个“一百年”,切实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成为党员后我也没有放松,而是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坚持学习学习强国,积极工作。同时,也很荣幸自己的一家五口都是党员。”蔡艾芳说。采访最后蔡艾芳对青年寄语:“当代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要好好学习,不能辜负国家对你们的培养和期望。”她勉励当代青年加强学习,增强才干。

对党忠诚 服务人民
田亚军,67岁,党龄46年,曾被评为优秀党员、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在青藏高原部队驻扎了十二年,克服艰苦环境,与战友守好每一个岗,为青藏高原的通讯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田亚军说。离开部队后,田亚军成为了重庆渝中区的一名警察。据社区工作人员讲述,田亚军恪尽职守,积极帮助百姓解决困难,尽力地守护正义。在退休后,田亚军并没有闲下来,他成为了社区的志愿者,去年疫情严峻的时候,他和其他社区党员首先站出来为社区疫情防控服务。他感叹道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能做一点事就做一点事,坚决不给党和国家拖后腿。
“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使命记在心中”,田亚军忠诚履职,尽心尽力,对党忠诚。

不忘初心 践行誓言
张定英,64岁,党龄35年,曾被评为优秀党员。
“坚定不移的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一言一行都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讲空话,实事求是。”张定英说。据了解,即使在基层工作,老人也对自己要求严格,在利益面前,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尽力服务他人。此外,一切行动听党指挥,去年疫情期间,她积极投身于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虽然辛苦,但最终坚持了下来。她表示,即使已经退休,但能出一份力时,都会尽力帮忙,有一分力就发一分光。
张定英不忘初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自己当初的入党誓言。

听了老党员们的分享,实践团成员蒋瑞林表示:“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听了老党员们的故事,我们应该更加努力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实践团成员、学生党员王仁伟表示:“老党员们的故事就是一堂生动的党史课,从他们的故事中,我深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使命,作为一名刚入党的共产党员,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将以他们为榜样,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老党员是我们党宝贵的财富,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初风华正茂的青年们如今已是满头白发,步履蹒跚,但谈起过往的历史岁月,老人们仍然记得清清楚楚,时间的变迁仿佛从来就没有带走那段激情岁月的记忆。通过老党员的分享,实践团成员表示以后会认真学习党史,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