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留芳华,继往开来踏征程。第一次团代会以来,在学校党委、团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校共青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德树人,在服务青年中奉献青春,在从严治团中推进改革创新,奋力建设青年身边的共青团,团的工作和建设实现了新的发展。
倾力构建党联系青年的主桥梁,团青关系取得新进展。直接联系服务青年。落实团干部联系青年“1+100”制度,校团委5名专职团干对接500余名青年团员,全校26名专兼职团干对接联系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建卡贫困户51名学生,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开展学生活动“众创众筹众评”、“青年点单”等制度,使青年参与团的工作全过程,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倾力帮扶困难青年。与肯德基、新东方、洲际集团等企业合作,为青年提供奖助学金近350万元,勤工助学岗位150余个;慰问家庭经济困难和罹患疾病学生近2000名。维护青年权益。主动贴近学生需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与后勤处联合举办后勤生活交流会,收集青年对学校后勤服务、改革发展意见和建议年均400余条,提案涉及操场灯光、树坑填补、路面维护、食堂卫生、宿舍环境、学生活动场地等方面建议在学校相关部门支持下均得到较好解决。服务青年创新创业就业。举办“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分享会”“校友谈创业”“创业论坛”“新儒商”科技创新论坛等品牌活动,邀请创业明星和企业家走进校园,搭建创新创业项目与导师的对接平台,开展专题培训20余场次,培育青年创新创业意识;学生在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上屡次获奖,学生创业事迹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先后报道。引导青年对高雅艺术的需求。邀请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央民族乐团等专业院团和六小龄童等艺术家到校举行高水平的演出、讲座约150场次。
迈步全面从严治团的主干道,团的自身建设水平得到新提升。党建带团建,团的工作更有底气。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团的建设,每年专题研究共青团工作,先后印发《共青团重庆工商大学委员会改革实施方案》《重庆工商大学学生社团管理办法》等文件,将团的建设纳入二级党组织目标考核;依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的师资力量,在全市率先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研习团,指导社团开展活动10余次。共青团改革措施逐步落实。出台我校共青团改革方案,共5大方面16项改革举措,现已完成75%;通过“青年点单”,精简校级团学活动20%,运用新媒体手段指导和推动精简办事流程、会议、文件、简报25%以上;构建“一心双环”的组织格局,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席由校学生会副主席兼任;开展班团一体化建设,从2017级起全面实施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或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的制度;校领导主持市深改办课题研究共青团改革工作。团的自身建设不断优化。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定团员入党推优制度,向党组织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占团员数12%;近600个团支部参与“活力提升”工程,2个团支部获评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全覆盖开展团支书满意度测评,全市团支书“背靠背”满意度测评示范活动在我校举行;社团建团77个,网络建团700余个,构建起纵横交织的基层组织网络;通过构建新媒体矩阵、组建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开发APP移动应用等方式,加快“网上共青团”建设,主动发声,敢于亮剑,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真正把思政工作做到网络上,做到广大青年学生的心坎里。严肃团内组织生活,规范基础团务。青马工程培训团员近3万人,团干作风明显转变,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近年来,4个团支部获全国表彰,校团委获评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近4年连续获评重庆市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
大路漫漫其修远长,共青团改革创新永远在路上。未来的路上,我校共青团一定会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做青年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人。

学校党委印发《共青团重庆工商大学委员会改革实施方案》

构建党联系青年的主桥梁,团青关系取得新进展

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

网上共青团建设卓有成效

“青春工商大”移动应用正式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