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我校202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在南岸校区博智楼7200报告厅举行。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国军出席活动,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维东,党政办主任蒋年韬,组织部副部长魏婉怡,学工部部长申卫东,研工部部长杜力,教师工作部部长夏宇,国内合作发展处副处长顾飞,教务处副处长胡卫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副院长黄潇,校团委副书记王微,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分党委(党总支)副书记担任评委。全校300余名师生代表共同参与,现场倾听重工商大学子在暑期实践中淬炼成长的青春故事与收获感悟。

会上,校团委栾薇薇老师作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汇报。2025年暑期,学校紧扣“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共组织167支团队(博士生团队4支、硕士生团队11支、本科生团队152支),设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数据库建设调查”校级重点专项,近万名师生奔赴多地开展社会实践。同时,我校5493名学生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1465名学生投递简历参加“扬帆计划”重庆市直机关、企业单位政务实习。学校通过“顶层设计、链条贯通、精准施策”以专业特色为依托,聚焦思想引领、专业赋能、服务社会与职业发展,鼓励引导青年投身社会实践,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亮眼成果。

各学院分团委负责人做总结汇报。实践队紧扣时代热点、结合专业优势,围绕理论宣讲、爱国主义教育、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社会调查、城乡规划、普法宣传、基层服务等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成果丰硕。

经评委现场评分,公共管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法学与社会学学院、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经济学院荣获先进集体;刘静等9位老师获评先进工作者;文学与新闻学院朱东教授等21位老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刘锦瑞等887名学生获评先进个人。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金融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获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数据库建设调查”专项实践先进集体,熊洪毅等174位同学获评专项实践先进个人。

李校长作总结讲话。他指出,学校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充分发挥“商工融合”的学科特色优势,创新形成了“3+4+3”具有重工大特色的实践育人范式。2025年的暑期社会实践组织有力、特色鲜明、成果丰硕,让学生在社会实践这一堂“大思政课”中受教育,做贡献,长才干。他希望,各部门各学院要强化思想引领,锚定学生需求,抓牢服务贡献,进一步整合资源、凝练特色,着力打造“一院一品”实践育人品牌项目。他殷切寄语同学们,勤钻研、重实践、善创新,积极投身实践与创新最前沿,锤炼本领,增长才干,服务人民,把青春的汗水挥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未来,校团委将继续优化实践育人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工作质效,积极引导我校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勇担青年使命,在社会大课堂中发扬“自找苦吃”精神,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