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3月1日,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馨小青”们前往乐一融合机构开展“启音关爱特殊儿童”系列活动。志愿者通过触觉、听觉、视觉多维度互动游戏帮特殊儿童建立社交信心,特设“无声绘画角”,听障儿童以油画棒勾勒内心世界。
3月8日,志愿者再赴乐一融合机构,开设趣味拼音课堂,以手势与彩色卡片引导听障儿童认读音节;手工环节协助儿童制作动物造型,同步强化语言表达;音乐感知游戏中,志愿者播放儿歌带领儿童随节奏舞动,借旋律震动让儿童感受声音魅力,以专业陪伴点亮 “无声世界”。


3 月3日至28日,重庆工商大学通识学院的“馨小青”们于鹏润蓝海社区和寸滩街道渝康家园举办“爱耳日”主题活动。志愿者协助社区医生开展听力义诊,普及耳道疾病预防知识,设计互动游戏缓解参与焦虑,推动“健康聆听、无碍沟通”理念落地。志愿者通过垃圾分类教学、可回收辅具改造体验,引导残障群体参与低碳实践,发放环保辅具指南 200 余份,实现助残服务与生态理念的融合。




3 月5日,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的“馨小青”于南坪宏声文化广场开展“护航心理健康,共筑生活暖阳”宣传活动。志愿者联合社区社工向居民发放精神卫生知识手册,讲解心理健康常识,助力构建社区精神支持网络。
3 月15日-23日,志愿者们走进枫桥和海棠溪养老院举办“点亮残障暮年”,共绘温暖夕阳”活动和“爱心天使行,老少暖情生”代际互动活动。从歌舞表演到韵律操教学,再到隔代故事分享,志愿者以“倾听者”角色消解老人孤独感。


3 月7日至14日,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馨小青”志愿者们走进阳光家园康复托养中心。志愿者们耐心引导弹跳力较弱的孩子,通过牵手辅助跳跃的方式增进信任,在欢笑声中提升儿童肢体协调性,以陪伴传递温暖。志愿者们还通过趣味互动游戏促进特殊儿童社交与运动能力发展,探索“康复+陪伴”特色模式,搭建残健共融的温暖桥梁。


3月7日-14日,文新学院的“馨小青”志愿者们来到渝中区丹佛儿童成长中心开展常规志愿服务。志愿者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参与了康复课程。互动课堂上,志愿者拉着孩子们的手,通过音乐律动、做游戏与孩子们建立信任,志愿者化身“游戏伙伴”,通过“开火车”、跳圈等游戏,帮助孩子锻炼肢体协调能力,志愿者们同孩子们在欢笑声中完成了当天的康复课程。


3月28日,文学与新闻学院的“馨小青”志愿者们在丹佛儿童成长中心为教师提供全方位支持:课前协助准备教具、调试教学设备;课堂上通过益智游戏、分组竞赛等互动形式激发儿童参与热情,耐心引导孩子思考并鼓励主动发言,适时补充知识点;志愿者们以温暖亲切的态度,既缓解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了孩子的协作能力和学习兴趣。


3月7日至28日,重庆工商大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馨小青”志愿者走进向日葵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和渝州心语康复训练中心,开展“追寻雷锋足迹,温暖基地童心”主题活动。通过分享雷锋故事、“握手印画”互动和集体清洁劳动,引导特殊儿童理解奉献精神,搭建残健共融情感桥梁。同时以“艺术疗愈”为核心,带领儿童开展歌唱与手工创作活动,孩子们在合唱中传递对生活的热爱。


3月7日至28日,重庆工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馨小青”志愿者在小太阳特教中心开展特色活动。志愿者以游戏互动为主,助儿童释放潜能:肢体协调训练中协作完成障碍挑战;创意手工环节鼓励儿童用彩泥塑造世界,展现想象力。此外,设计“积木搭建”“故事接龙”等活动,引导儿童分组拼接立体模型培养空间认知能力;故事互动环节以肢体语言和讲述激发儿童表达欲望。




3月12日,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的“馨小青”志愿者前往南岸区启明星儿童中心开展志愿活动。志愿者们陪伴智力障碍儿童户外散步,亲切交流、共同游戏,让孩子们在阳光下绽放笑容。活动不仅为儿童带去关爱,也让志愿者更加理解奉献的意义。
3月14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馨小青”志愿者在重庆市江北区寸滩街道保税商圈社区“渝康家园”举办了主题为“身心融彩绘生活,残健并蒂绽芳华”的第七次长期陪伴活动。此次活动通过歌舞表演、游戏和手工制作等方式,引领残疾人群体深入地探索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历史底蕴。
3月14日,重庆工商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馨小青”志愿者以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奔赴向日葵基地,开展了一场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公益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不仅注重与孩子们情感交流,通过温柔的眼神、温暖的拥抱等方式给予关爱陪伴,还通过开展互动小游戏,让孩子们放松心情,敞开心扉。
3月21日,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馨小青”们于乐一融合幼儿园开展“微尘相连,星光璀璨”活动。活动以“守护星愿・与爱同行”为主题,志愿者分设轮滑训练区、绘画创作区与生活技能区,通过专业护具辅助儿童体验轮滑乐趣,以色彩涂鸦释放内心世界,并手把手教学穿衣叠被等自理技能。活动中,志愿者分组开展园区服务。环境保障组完成教室消毒与玩具清洁,膳食协助组规范处理食材与餐具消毒,教学辅助组则通过“围坐共读”模式开展绘本教学,以情景互动引导自闭症儿童提升认知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