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大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政企实习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增长干事本领、作出青春贡献,2025年寒假期间,校团委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线,部署开展了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百人躬行致远计划”、“青春建功新重庆”大学生寒假实习等活动。本期专题聚焦寒假政务实习、志愿公益等,重工商大学子用实际行动书写青春篇章,为家乡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经济学院202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刘亚荣
返家乡服务地:甘肃省永靖县刘家峡镇

在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刘亚荣同学深入甘肃省永靖县,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寻根之旅。她跟随文旅局工作人员,系统考察了炳灵寺石窟、永靖县博物馆等文化地标,深度参与了非遗传承人访谈、民俗活动记录等文化保护工作。在刘家峡水电站,她亲身感受了这座黄河上首座百万千瓦级水电工程的雄伟壮观,深刻体会到我国自主建设能力的强大;在炳灵寺石窟,她沉浸在佛教艺术的瑰丽之中,触摸历史的脉搏;在整理《永靖傩舞图谱》时,她发现每个面具背后都承载着河湟先民的生存智慧,这些鲜活的乡土记忆远比教科书更具生命力。
这次实践让刘亚荣对家乡文化有了全新的认知。她深刻认识到,家乡不仅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更蕴藏着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正面临着传承困境。站在黄河岸边的太极岛上,望着奔流不息的母亲河,她深感文化传承任重道远。这次实践不仅让她系统认知了家乡文化基因,更坚定了用青年力量讲好永靖故事的决心。她表示,将继续深耕这片文化沃土,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之道,让千年古韵在新时代焕发新彩。这段实践经历,不仅丰富了她的文化认知,更培养了她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文化自信与使命担当。
会计学院 2023级会计学专业 邹佳妮
返家乡服务地: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上顿渡镇连城乡邹家村

(图中左一为邹佳妮)
寒假期间,邹佳妮积极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回到家乡后,邹佳妮参与了村务活动,深入了解乡村发展与基层工作,协助书记进行政策宣传,将土地政策、低保用户资格申报条件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传递给家家户户村民;在产业发展调研方面,邹佳妮和书记一同走访村里的蘑菇种植、油菜基地和家具加工厂,收集当前村子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难题;参与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时,邹佳妮和村民一起整理河道垃圾、清扫道路、规划垃圾投放点,同时,还为村民们讲解环保知识,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邹佳妮也真切地感受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前地河道堵塞、垃圾遍地到现在的河道通畅、干净整洁,真正让邹家村旧貌展新颜。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身上担负的是时代的重任。经过此次“返家乡”实践,邹佳妮更加明白自己的责任,未来,她将努力学习,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会计学院 2023级会计学专业 覃梓璇
返家乡服务地:贵州省荔波县官塘村

寒假期间,覃梓璇回到家乡贵州省荔波县官塘村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考察中,覃梓璇参与美化了乡村风景、考察了解村民的生活水平教育资源以及医疗保障程度、帮助村民办事。他慢慢了解到官塘村因属于“县中村”,随着乡村振兴的发展,官塘村的主要经济依服务业和创业类、技术类。村旁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泥土造的房子变成自建“小别墅”,每家每户前都有绿化,乡村振兴完成了一大步。
通过这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覃梓璇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覃梓璇肩负着助力家乡发展的责任和使命。未来,覃梓璇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实际情况,为乡村振兴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助力家乡建设发展。
公共管理学院 2022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马素婷
返家乡服务地:重庆市万州区武陵镇

寒假期间,马素婷积极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回到重庆市万州区武陵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关爱孤寡老人项目中,她不仅为老人们打扫房屋、购置生活用品,更通过倾听老人们讲述往事,深入了解了家乡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底蕴。那些饱含生活智慧的故事,让她对家乡有了更深的情感认同。在社区环保宣传活动中,她运用所学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此次"返家乡"实践,不仅让马素婷加深了对家乡的认知,更坚定了她服务家乡的决心。她表示,将继续关注家乡发展,积极参与基层治理,运用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法学与社会学学院 2022级法学专业 龙思钰
返家乡服务地:重庆市垫江县沙河乡沙河社区

寒假期间,龙思钰积极响应学校 “返家乡” 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来到社区,深入调研,围绕社区青少年的成长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服务活动。在心理健康活动中,她设计了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互动环节,引导青少年关注自身心理状况,并借助生动鲜活的案例,为其传授实用的心理调节技巧;在普法教育活动中,她通过播放反诈视频、组织法律知识竞赛、开展小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方式,向青少年普及反诈知识,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升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在艺术活动中,她充分挖掘世界名画背后的文化内涵,组织创意石膏绘画,让他们在色彩与线条的交织中释放艺术潜能,培养创新思维。
此次实践,龙思钰真切感受到家乡青少年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成长的期待,每一次与青少年的互动交流,都让她坚信自己的付出意义非凡,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份温暖与希望的延续。龙思钰表示,未来她将继续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把个人成长融入家乡建设,用青春的激情与智慧,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在服务社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环境与资源学院 2024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牟佳宜
返家乡服务地: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三河镇

寒假期间,牟佳宜积极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回到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三河镇,开展了一场温暖人心的志愿服务活动。在走访调研中,她发现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突出,特别是在春节期间,老年人普遍存在心理空虚、情感缺失等问题。为此,她主动参与到关爱老年人的志愿服务中,连续走访多家敬老院,开展了一系列暖心的陪伴活动。在服务过程中,牟佳宜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带领老人们学习简单易学的手势舞,组织红歌传唱,教授太极养生操,并耐心倾听老人们讲述人生故事。她还为老人们送去了生活物资,用贴心的服务温暖着每一位老人的心。通过与老人们的深入交流,她深刻体会到,尽管敬老院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但老人们最渴望的还是亲情的陪伴和精神的慰藉。
作为由祖辈抚养长大的大学生,牟佳宜对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有着更深的理解。她深知,关爱老人不仅是个人家庭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此次"返家乡"实践让她深刻认识到,陪伴是最好的孝道,而青年一代在关爱老年人事业中肩负着重要责任。这段实践经历,不仅让她收获了感动与成长,更坚定了她服务社会、回报家乡的决心。
通识学院 2024级商务英语专业 马晟壹
返家乡服务地: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孙圩子镇徐双楼村

寒假期间,马晟壹来到徐双楼村村委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他协助工作人员对各类文件进行分类整理,包括村民信息登记表,土地承包合同,低保申请材料等,熟悉了村委会文件管理的基本流程和规范。同时他还负责将一些纸质文件资料录入电脑,建立电子档案,方便日后查询和统计分析,运用了其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基本办公软件操作技能,如Excel的数据录入、筛选、排序等功能。在此期间,马晟壹参与村委会的各类会议,如村两委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负责会议记录工作,学会了如何准确、简洁的捕捉会议重点,并及时整理成会议纪要。
通过深入参与基层社会实践,马晟壹同学在知识积累、技能提升和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在实践中,他亲身体验了基层工作的复杂性与挑战性,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同时,在与村民的朝夕相处中,他真切感受到了农村群众的淳朴善良和勤劳智慧,对农村发展现状和农民实际需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段实践经历不仅拓宽了他的视野,更让他明确了新时代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中的使命担当。